80%青年科技奖得主成为首席科学家!当前我国面向青年的科技奖励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面向青年的科技奖励现状分析
摘要
青年科技人才是建设科技强国和实现国家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关键,也是重要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之一。通过科技奖励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当前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获得科技奖励的整体情况和面向青年科技奖励奖项的主要特点,提出优化科技奖励体系,提高其对于青年科技人才积极作用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未来科技队伍的中坚力量。青年科技人才不仅对于当前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也决定着科技队伍未来的实力和水平。科技奖励是科学共同体和社会对科学家最重要的认可方式之一,也是激励科研人员发挥创新能力的重要政策工具。当前我国科技奖励制度正在日益完善,科技人才正处于以青年为主体的时代,如何通过发挥科技奖励的正向激励作用激发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潜力,从而提高国家科技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促使青年科技人才发挥好世界科技强国生力军的作用,是这个时代无法回避的话题。
01 我国青年科技人才及获得科技奖励的整体情况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大量年轻人通过教育渠道成为科技人力资源存量。目前,39岁以下人群在本、专科层次科技人力资源中的比例都在3/4以上。最近10年,29岁以下人群在本科层次科技人力资源中的比例更高。可以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的年龄结构还将继续保持年轻化状态。
根据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我国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获得科技奖励较少,特别是与其他年龄段科技工作者相比,获得科技奖励的比例明显偏低。数据显示,16.2%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近3年获得过科技奖励,尽管与2013年相比上升了6.5个百分点,但与35~44岁、45岁及以上的科技工作者相比,仍分别低18、11.6个百分点;近3年获得过科技奖励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中,平均获奖2.10项(比2013年的1.76项有所增长),但与35~44岁(2.16项)、45岁及以上(2.15项) 的科技工作者相比仍较低。
以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为例,尽管主要完成人包括青年科学家,但青年科学家作为第一完成人(项目主持人)的情况还比较少。近年来,这一状况有所改善,但仍不理想。有研究对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获奖成果完成人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成果完成人平均年龄为44.6岁;超过60%的完成人年龄不足45岁,但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为52.5岁。
02 我国面向青年科技人才的奖项及其特点
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获得科技奖励较少,一方面是由于不具备“积累效应”和“马太效应”优势,青年科技人才在承担任务与评奖、荣誉分配中易处于劣势;另一方面是我国现行科技奖励体系中面向青年科技人才的奖励还比较少,现行国家级科技奖中没有专门的青年科技奖。在我国现行科技奖励体系中,从设奖主体看,可分为政府设奖和社会力量设奖,以政府设奖为主;从设置学科来看,我国科技奖励以应用性成果奖励为主,对基础研究的科技奖励较少;从授奖对象来看,可分为成果奖和人物奖,目前授奖对象以成果奖为主,人物奖所占比重较低,面向青年科技人才的奖励比重更低。
2.1 我国面向青年科技人才的较有代表性的奖项
当前我国面向青年科技人才影响力较大的科技奖励奖项主要包括中国科协等设的“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以及中国科学院设的“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等。另外,一些民间组织也出资奖励青年科技人才,如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设立的“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腾讯基金会设立的“科学探索奖”。从奖项设立时间和机构、评奖周期和范围、评审和奖励方式等方面可以大致了解上述6项青年科技奖励奖项的基本情况(表1)。
以上几项青年科技奖励奖项的设立主体既有政府部门也有社会力量,但以社会力量为多,如“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由香港求是基金会设立,“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基金会设立。
授奖领域以“中国青年科技奖”涉及领域最为全面,包括自然科学研究、工程技术、科学技术普及、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科技管理等各方面,“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所涉及领域为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领域”,其他几项奖励均涉及某个或某些专门领域,如“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最初只涉及基础研究领域,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主要涉及基础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
在奖项年龄界定方面,不同奖项界定范围有所差异,大部分奖项将年龄标准定为45岁以下,“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和“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的年龄限制相对严格,为40岁,但考虑到女性的特殊性,“中国青年科技奖”从2011年起将女性获奖年龄放宽到45岁。
授奖人数方面,整体来看上述几项青年科技奖励的每届获奖名额都不多,除“中国青年科技奖”为100名,“科学探索奖”为50名,其他奖项均为10名左右。
从评奖周期来看,大部分奖项为每年评选一次,“中国青年科技奖”为两年一次;评审方式主要是推荐和提名两种方式,“科学探索奖”为提名和报名两种方式,“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主要为推荐形式。奖金额度以“科学探索奖”为最高,达300万元人民币,其他多为5万~10万元人民币。
2.2其他青年科技奖励奖项
除上述青年科技奖励奖项外,还有不同地区和行业根据自身特点与需求设立的青年科技奖励奖项。“中国青年科技奖”设立之后,有些地区也设立了本地区的青年科技奖。如福建省青年科技奖每两年评选一次,目前已评选了16届;安徽省不但设立了本省的青年科技奖,其所辖部分市及省直管县也设立了本地区的青年科技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学领域受到了更高的关注与重视,广大青年医学工作者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的贡献也被更广泛地认可。“钟南山青年科技创新奖”就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设立并成为进入公众视野的青年科技奖励奖项。
该奖项2020年8月28日经共青团中央书记处批准和钟南山院士授权,在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设立,目前已完成了第一届评选与颁奖。当然,还有很多行业和地方设立的本行业或本地区的青年科技奖励奖项,如中国农学会青年科技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深圳科学技术奖励(青年科技奖)等。
这些青年科技奖励奖项均是我国青年科技奖励奖项的有机组成部分,但由于地方性或行业性特点,影响力多局限于本地或本领域、本行业,与上述几项典型青年科技奖励奖项相比影响力相对逊色。
2.3主要特点
尽管难以列举我国目前现有的所有青年科技奖励奖项信息,但从以上简要梳理中可以发现,我国目前现有的青年科技奖励奖项涵盖我国众多地区、行业和领域。其中,以“中国青年科技奖”为代表的综合性奖项带动了部分地区设立本地区青年科技奖,相对体系化,但这样的奖项数量不多。整体来看,我国面向青年科技人才的奖项设奖仍以社会力量为主。因此,其特征与社会力量设奖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总体上看,我国面向青年科技人才的科技奖励奖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共性特征:
一是设奖以社会力量为主。尽管我国青年科技奖励中有部分为政府力量设奖,但从整体来看,依然以社会力量设奖为主。设奖主体主要包括行业协会学会、科研院所、基金会、个人和企业等,这是对我国政府力量设奖中人物奖励偏少的有益补充。
二是奖励范围以专项奖励为主。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青年科技奖励在各层级、各地区和各行业都有分布,涵盖了大部分学科领域。但整体来看,由于受设奖单位的行业性特征或其所在领域所限,目前我国现有的青年科技奖励主要以单一领域或某几项专门领域的奖励为主。当然,也有部分奖项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进行了调整,由专门领域的奖励调整为综合性奖励。如“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设立之初授奖领域为基础研究领域,后奖励目的调整为“支持国内高校与海外机构竞争吸引最顶尖的人才,以及扶持刚开展独立科研事业的青年学者,为中国一流大学引进培养最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提供帮助,致力于为中国未来20年的科技事业发展培养领袖之才”,奖励范围也随之扩大为综合领域;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科学探索奖”执行委员会也做出了“从2022年起增设医学科学领域的决定”,扩大了奖项的授奖领域。
三是奖励强度差异明显。由于设奖单位的情况不尽相同,奖项奖金多寡差异也十分明显。如“科学探索奖”每位获奖者连续5年、每年获得60万元奖金,总计高达每人300万元。这样的奖金额度也使“科学探索奖”成为国内目前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计划之一,其他奖项的奖金额度难以与之比肩。
03 科技奖励的社会功能及对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作用
3.1科技奖励的社会功能在个体层面的体现
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来看,科技奖励是激励科技工作者不断创新、维护科技建制稳定与发展的基本制度。传统观念中关于科技奖励的社会功能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鼓励科学家做出独创性的发现,二是对科学进行社会控制。可见科技奖励的社会功能在个体层面的重要作用。作为中国的一项重要国策,科技奖励是党和国家为激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采取的重要举措,也是对科技人员在科学技术研发中所做出重要贡献的肯定和承认的一种重要方式,其目标在于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尽管科技奖励是对科研人员以往积累的一种认可,但其对科研人员的承认、激励、导向等作用仍不容忽视。
3.2科技奖励对青年科技人才的积极作用
对于青年科技人才来说,科技奖励的社会功能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和作用。科技奖励通过规范程序识别优秀群体予以奖励。面向青年的科技奖励在规范科学的选拔过程中发现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并通过提供精神认可、物质支持等方式为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和良好环境,对于促进青年科技人才成长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如对第1~13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近1300名获奖者的统计发现,有101名获奖者当选两院院士,80%成为学科带头人、国家基础研究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30名担任大学校长、副校长,81名担任科研院所负责人。中国科协组织的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数据显示,超八成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认可科技奖励对获奖人的帮助:93.3%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认为科技奖励首先是对晋升职称的帮助非常明显或比较明显,其次是有利于提高学术地位(90.0%),再次是有利于获取项目资源(87.8%),最后是有利于职务晋升(84.5%);青年科技工作者对科技奖励的正面评价相对较高,30.9%的35岁以下青年科技工作者认为科技奖励的良好示范效应非常明显,比例高于35~44岁(27.2%)、45岁及以上(25.5%)的科技工作者;在“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提高科研产出数量”“形成良好示范效应”“增强科技人员的责任感”“提高科研产出质量”等方面,认为效果“非常明显”和“比较明显”的比例分别达到 89.1%、88.5%、86.9%、84.8%和84.9%。
专门为青年科技人才设立的科技奖励,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青年科技人才获得科技奖励的数量和支持力度,对于发挥科技奖励的社会功能起到了积极作用。无论是从人物奖励的属性特征还是青年科技人才的特点出发,都更加客观地认可了青年科技人才的成就,能够更好地满足其个体价值实现的需求。青年科技奖励突出了青年科研人员作为激励对象的中心地位和在科技奖励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了科技奖励对人才的肯定和激励作用。通过发挥科技奖励的承认和激励功能,增加获奖者工作的动力,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创造活力和更好的研究成果。科技奖励发挥导向功能,一方面通过对最优秀的科技人才予以授奖和认可的方式,引导所有青年科学家努力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奖项宣传以及杰出获奖者的模范作用,引导社会树立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氛围,从而对国家创新体系、科技界、教育界、国家经济和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科技奖励是对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视、肯定和激励,突破青年科技人才在科研环境中难免遇到的“论资排辈”“马太效应”等劣势,帮助青年科技人才构建更加平等开放的科研环境,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更好地发挥潜力。
04 结论与建议
青年科技人才朝气蓬勃,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根据科学创造成果产出的年龄规律,青年科技人才正处于出成果的黄金年龄。处于事业发展起步阶段的青年科技人才在精神和物质上都更加需要得到认可和支持,科技奖励往往在这一阶段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当前,青年科技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的主力军,但我国青年科技人才获得科技奖励的比例还比较低。由于目前我国青年科技奖励尚未达到相应的级别,已有的青年科技奖励系统性不强,在数量和层次构成上均不甚理想。优化科技奖励体系,提高其对于青年科技人才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尚有改善空间。
未来应争取设立国家层面的青年科技奖励,加强奖项的体系化管理。一方面,加强对面向青年的科技奖励的重视,扩大青年科技奖励的层次和覆盖面,使科技奖励成为青年科技人才有期望、能期待的努力目标,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奖励的社会功能,促进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取得创新成果;另一方面,重视对青年科技奖励的引导和管理,使奖励更加聚焦国家战略,奖项设置更加侧重创新性和前沿性,以突出科技奖励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引导示范作用,使之更好地服务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促进青年科技人才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课题组 . 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报告(2017)[R]. 北京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
[2]北京日报 . 解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青年人才已成基础研究生力军[EB/OL].(2020-01-10)[2021-12-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5321795255613600&wfr=
spider&for=pc.
[3]单娟, 尹邦奇. 如何推进我国社会力量设奖健康发展[N].光明日报 ,2014-10-05(6).
[4]陈发俊 . 科技奖励的社会功能 [J]. 科研管理 ,1998,19(1):17-22.
[5]唐祯 , 张玮琳 . 中国青年科技奖统计分析 [J]. 科技导报 ,2016,34(10):82-87.
[6]段慧英 . 澳大利亚科技奖励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J].学会 ,2021(3):40-46.
[7]任晓亚 , 张志强 . 科技发达国家社会科技奖励制度的特点及其启示 [J].科学学研究 ,2021,39(11):1936-1946.
[8]李强 , 李晓轩 , 吴剑楣 . 国外政府青年科技奖项设置及其启示 [J].中国科技奖励 ,2015(12):64-70.
作者:黄园淅,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项目来源: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院长青年基金项目(2020yzjj-014);本文原载于《中国科技人才》2022年01期
来源:科奖中心
声明:仅作为学术分享使用,如有侵权,请后台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