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强教授,受聘!

无忧课题
780 阅读
2023-08-15 11:07:18

  8月8日下午,新时代杰出教育家、著名学者、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教授受聘为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特聘教授。聘任仪式在我院第一会议室举行,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郑强,延安大学副校长吕达,太原理工大学机关党委书记李玮、党委宣传部部长白旭光,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院长杜红荣出席了仪式,太原理工大学机关党委 “提升履职能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培训班33位学员参加了仪式。仪式由延安大学泽东干部学院副院长杜宪增主持。

  聘任仪式上,吕达首先致欢迎辞,并简要介绍郑强教授履历,他表示郑教授是教育界的大咖,无论管理还是学术方面都卓有建树,具有广泛的社会关注,深受社会各界的赞誉,不愧为“中国教育‘郑’能量”。

  杜红荣从丰厚的红色资源、光荣的革命传统、优质的教学资源、丰富的培训经验、广泛的社会合作等五方面鲜明特色对泽东干部学院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表示学院有幸将郑教授聘为我院的特聘教授,这将使我院的师资水平和知名度有一个极大的提升,使我院的干部培训更上一个层次,也使更多的党员干部、青年翘楚接受正教育、汲取‘郑’能量。

  随后,吕达副校长向郑强教授颁发了聘任证书,并赠送《毛泽东选集》《平凡的世界》《路遥传》等书籍。

  郑强表示,他很荣幸成为泽东干部学院的一员,这是一所用党的领袖名字命名的干部培训学院,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他将不负重托、不负期待,在泽东干部学院的发展上尽心竭力,做好参谋、贡献能量。

  郑强教授简介

  郑强,男,汉族,福建武夷山人,1960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共太原理工大学委员会书记,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

  1978年至1982年,浙江大学本科就读(理学学士);1985年至1988年,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工学硕士);1990年至1992年,成都科技大学(现四川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92年10月至1994年10月以中日联合培养博士生赴日本京都大学留学,1994年12月获四川联合大学(现四川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晋升浙江大学教授。

  历任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兼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主任,浙江大学副教务长兼本科生院常务副院长、求是学院院长。2009年2月至2012年11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其间: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挂职任贵州科学院副院长);2012年5月至2017年6月任贵州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2016年12月至2020年5月,任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正厅级);2020年4月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2021年1月当选为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常务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及聚合物流变学、多组分聚合物材料结构与性能、高分子复合材料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等研究。先后兼任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高分子科学委员会聚合物表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等。担任《高分子学报》《功能材料》副主编,《Journal of the Society of Rheology, Japan》中国地区编委,《科学通报》特约编辑,《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高分子通报》《应用化学》《塑料工业》《功能高分子学报》《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等期刊编委。

  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课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研究项目4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SCI560余篇,SCI他引9000 余次;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0余件,出版《高分子流变学》专著1部;应用研究成果已产生经济效益逾80亿元。获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基础研究王葆仁奖、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4项(排名第一),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

  曾连续3次当选“浙江大学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中国网“2014中国好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青年报社“2015年学生喜爱的大学校长”等荣誉。近十年来,受邀到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高校、中学、机关、部队等进行了200多场讲演,主要涉及人才、科研、教育等与高校和人才息息相关的话题。央视1套《东方时空》《开讲啦》《青年中国说》《新闻调查》、中央教育电视台《教育人生》《师说》等栏目,《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报刊,《环球人物》等杂志等均予以专题报道,深受社会各界欢迎,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被誉为“中国教育‘郑’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