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低效产业园区更新建设导则(试行)》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低效产业园区更新建设导则(试行)》(以下简称《导则》)已于日前正式印发。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当前,北京的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变为存量提质增效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通过低效产业园区更新改造等方式,有利于为“五子”联动提供高品质的空间载体,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贯彻落实《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进一步指导和规范中关村示范区低效产业园区更新改造工作,加快盘活释放存量产业空间资源,打造高品质的科技产业园区,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制定了《导则》。
二、总体考虑
一是认真把握文件定位。《导则》定位为一个指导性文件,整体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在技术细节上预留一定弹性空间,保证导则兼具指导性和灵活性。《导则》先在中关村示范区试行,后续根据工作实践,逐步进行细化和迭代完善。
二是聚焦解决关键问题。聚焦低效产业园更新建设导向和标准,从园区整体层面和建筑单体层面分别提出指引条款,引导园区向高品质科技园区转型。同时,进一步明确低效产业园区的界定,提出评估指标体系,供各分园参考使用。
三是突出特色产业导向。《导则》充分考虑将高品质特色产业园建设理念贯彻始终,引导低效产业园向特色化、专业化园区转型,向高品质、高标准看齐,打造成为高品质特色产业园的“蓄水池”。
四是加强统筹兼顾和分类指导。《导则》在加强整体引导的同时,也注重针对不同产业类型、功能定位等,实行差异化指导,以保证《导则》适用范围更加灵活宽泛。
三、主要内容
《导则》共四章五十八条,分为总则、园区整体更新指引、建筑单体更新指引和组织实施。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明确导则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及适用范围,提出了坚持产业先行、因园制宜、集约高效、科技赋能的更新原则,分区域提出总体更新导向。
二是明确园区整体更新指引。围绕园区整体更新,提出推动产业升级、优化空间布局、加强服务配套、推动智慧绿色发展、设置创新文化标识、重构交通系统、重塑区域关系等七个方面指引内容。
三是明确建筑单体更新指引。针对园区建筑单体要素,提出统一建筑风貌、重构内部空间、改善空间环境、加固建筑结构、完善设施设备、打造绿色建筑、构建智能系统等七个方面具体指引内容。
四是明确组织实施相关流程和环节,包括建立台账、明确主体、编制方案、实施与验收、支持与服务等。
四、政策亮点
一是坚持系统化观念推进园区更新。秉持韧性城市、智慧城市、低碳城市建设理念,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一体化推进,充分考虑产城、园城融合发展,强化顶层设计,突出规划引领,统筹推动低效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和提升发展。
二是明确低效产业园更新导向。突出目标导向、功能导向,分圈层提出园区更新改造的着力点和转型提升方向。引导园区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合理增补产业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交流空间等,吸引符合所在区域主导产业定位的企业和项目,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三是提出低效产业园指导性标准。坚持充分论证、科学规划、因园制宜开展更新改造。针对不同产业园区和建筑类型,细化提出更新改造中对建筑层高、建筑荷载、减震隔震相关技术标准,指导园区科学规范开展空间再生产,打造高品质的产业载体。